第1478章 60,民望
对于陛下的交代,奥古斯向来都是谨记在心、不敢怠慢的。
所以,接下来,他的工作重心,自然就要转移到“怎样将帝国未来的铁路系统与陆军动员机制结合在一起”的课题上。
这个课题非常宏伟,涉及到的人力物力乃至脑力,都是难以计数的,也不可能是他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工作,但是这不要紧,会有一整个机构来协助他一起完成这个宏伟的工程。
一想到自己肩上肩负的重任,以及未来可以实现的宏图,奥古斯有点飘飘然的感觉——毕竟,对于任何军人来说,完成这样一项宏伟的工作,都会让他“扬名立万”,从此被记载在军事史上。
所以,虽然他一开始对被调离近卫骠骑兵岗位感到非常遗憾,但是现在却是满怀庆幸。
而诺德利恩公爵,想法则要更加简单得多。
他的目标从头到尾就只有一个——那就是讨陛下开心,无论陛下是谁。
既然陛下有任务,那他就要想尽办法完成,不光要完成,还要加码。
所以,他略作考虑,就又想到了一个讨好陛下的主意。
“陛下,既然您如此重视铁路的军事用途,那我认为,您不妨在国营铁路公司内,设立一个专门的军队派驻机构。这个机构可以和我手下那些规划、建设部门的工程师们一起,从最初的建设阶段,就让铁路兼顾到军事用途……我想,也只有如此深度的密切合作,我们才能够尽最大程度满足军队的需要。”
说到这里,他想了想,又追加了补充说明,“为了避免让国内外的观察家们感到惊诧,这个派驻机构可以在表面上伪装成民间团队,其成员可以是不穿制服的军人,只要有军衔就行。”
公爵的建议,艾格隆一听就觉得有理。
看来这个老家伙虽然昏聩平庸,但是毕竟宦海沉浮了那么多年,还是有点水平的。
不过,虽然他的主意很好,但现在却又有点瑕疵。
毕竟,虽然法兰西军队当中绝对不缺乏高知识人才,(比如拿破仑皇帝自己的数学水平就非常高,不然也当不了炮兵军官),但是能够精通工程规划、数学计算以及物资调配等等知识的人,属实还是非常稀少的。
如果他想要搜罗这样的人才放进这个派驻机构当中,势必就会兴师动众,然后就会变成人尽皆知的事了,根本就无法实现“隐秘性”。
虽然失去隐秘性也不会妨碍到计划的实施,但是如果自己的计划过早地被邻国知道的话,就没有那种“领先一步”的技术碾压效果了。
现在的艾格隆和他的帝国,其实处于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窗口。
一方面,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和生产力飞速进步,让各国国力重新出现了一次“洗牌”,掌握技术的国家可以在短时间内拉开和其他国家的差距;另一方面,因为漫长残酷的拿破仑战争的缘故,战后各国暂时都失去了打仗的兴趣,对军队的投入相比高峰期都缩水了很多,欧洲大陆迎来了一个难得的长期和平。
长期和平“马放南山”势必就会带来懈怠和松弛。
比如在英国,自从1815年之后,英国陆军长期由威灵顿公爵掌管,虽然这位公爵是一位无可置疑的伟大军事统帅,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政治家,但是他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,却对打仗失去了兴趣,在他治下,英国陆军的装备和技术迟迟都没有得到更新,后勤补给体系也变得混乱迟缓。
他的“摆烂”,给英国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害,等到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开打的时候,英国陆军发现自己的组织迟缓,后勤混乱,伤亡士兵也几乎得不到救治,平白增添了巨量的损失。
邻国的“摆烂”,就是艾格隆的优势,他给邻国的刺激越少,那么他的准备就更加相对充分。
如果他准备比其他潜在对手更加充分,那么他就有了巨大的“先手优势”,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击倒对手,在对手释放出自己全部潜力之前就赢得绝对性胜利。
漫长的消耗战固然犹如英雄史诗,可歌可泣,但如果能够更轻松赢得胜利,又有哪个政治家会蠢到不要呢?艾格隆并不希望自己任内再让法国人重复一遍先皇时代的损失。
所以,他要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。
有什么办法,可以找到最好的人才,又不至于惹出太大的动静呢?
艾格隆先是皱眉苦思,然后仿若灵光一现。
“我怎么把他忘了。”他轻轻一拍桌子。
是的,他想到了。
伽罗华,这个无可置疑的数学天才。
在历史上,他会在1832年5月死于一场毫无意义的决斗,但是现在,因为艾格隆的干预,他还没死,相反健康茁壮地活着。
不光活得健康,他还轻松通过了艾格隆主持的高等文官考试,如今已经成为了帝国的一位青年公务员。
如果把他派驻到国营铁路公司,那就等于是正常的工作调动,几乎没有人会在意这种问题了。
如果再给他配几位素质过关的助手,那不就等于组成了一个规划机关吗?
艾格隆相信,对这样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来说,完成这样的工作简直就是小菜一碟。
毫无疑问,他如果这么做了,会影响到伽罗华的学术成就,但是这个天才,在20岁之前的学术成就就已经足够“封神”了,只要他还活着,多活每一天都是“白赚”的。
再怎么样,他的学术成就都不会比原本的历史更低了。
而且,铁路公司的待遇极其优厚,有了这样一份工作,想必他的生活条件就会得到巨大改善,不复清贫。
一想到这里,艾格隆反倒是心安理得了——自己提供优厚的待遇,“购买”一下天才的脑力,岂不是合情合理?
艾格隆一点也不担心伽罗华会拒绝这个任务,毕竟虽然他是一个共和主义者,但是他也有着澎湃的爱国心,以他的头脑,他肯定可以轻易看出这项工作对国家是何等重要,所以他会欣然接受。
一想到,一个原本英年早逝的天才,最后因为命运的因缘际会(以及自己的巧妙摆布),最后在全新的世界里,不光名垂数学史还将名垂军事史,艾格隆心里突然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。
这种改变命运的成就感,也是他旺盛的权力欲望的来源之一。
在沉默当中,艾格隆做出了最后的决定。
“你的提议很不错,而且我已经想到最合适的人选了,过阵子我就把那个人调到你的麾下,你要好好待他,他是个真正的青年才俊,就算他有点什么臭脾气,你也好好满足他就行了,别跟他计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