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一天后,也就是池非迟和团子回到十五夜城的第三天,一人一熊的视力下降更加严重,身体表皮也变得更加坚硬,像是一层厚重灰暗的壳,紧紧包裹着血肉,只有蛇群分泌的粘液能让那层壳软一点,让一人一熊能稍微动一动。
情况发展到这一步,池非迟和团子已经彻底放弃了进食,除了偶尔出坑喝水、补充水分,其他时间都待在蛇坑中沉睡。
回到十五夜城的第四天,池非迟和团子终于能感觉到新皮肤的存在,也能感觉到头部、颈部的新皮肤与那层壳在慢慢剥离,虽然那层硬壳还没有正式破裂、剥落,但那种毛孔全部被封住的感觉消失,池非迟和团子也舒服了不少。
到了这一天,池非迟和团子的双眼已经彻底失明,加上身体新皮与旧皮处理分离的关键时刻,一人一熊都没有再活动,安静待在大浴室的蛇坑里,等待着旧皮完全剥离的时刻到来。
越水七槻、小泉红子得知池非迟和团子需要安静准备蜕皮,没有再到大浴室里打扰,两人利用方舟做了一些虚假影像,让少年侦探团等人认为池非迟、越水七槻去了鹿儿岛度假。
回到十五夜城的第五天,池非迟能感觉到自身新皮、旧皮的分离已经到了腰部以下,虽然眼前一片昏暗,身体也难以活动,但一想到自己周围布满了感官敏锐的蛇,还有非赤在一旁守卫、指挥,池非迟也不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。
蛇坑里挤满密密麻麻的蛇,在常人看来固然可怕,但他不担心这些蛇伤害自己,在正式蜕皮前夕,让这些蛇挤满他周围的空隙,倒是很能给他提供安全感。
回到十五夜城的第六天,池非迟能感觉到新皮、旧皮已经剥落到了脚跟。
就算之前没有蜕皮经验,池非迟也明白下一步该怎么做了:只等最后一点旧皮剥离,他就可以破开旧皮,从蚕茧般的旧皮中爬出来了。
也就在这天晚上,池非迟再次梦到了米契尔。
在那个有着高穹顶的房间里,孩童时期的米契尔站在他的对面,正脸被烛光照亮,双眼明明没有焦距,却似乎已经锁定了他。
“真的能看到……”
米契尔低喃一声,语气中带着惊讶,右手举起一本砖头似的书,将书搭在左手臂弯上,用右手手指摩挲着书上的盲文,“之后是……洛洛礼貌地询问了小精灵的名字……”
池非迟发现自己可以自由飘动,便飘到米契尔身前,低头看着米契尔手里的书,越看越觉得眼熟。
这好像是蓓姬当年带回蒙格玛丽家的一本书,来自于一个已经被灭亡的家族,之后蒙格玛丽家遭遇灾祸,这本书连同一些草药图鉴书籍,被佩尔带走了……
是伊丽莎白把蒙格玛丽家族的草药书送给他外祖父、外祖母时,也把这本书交给了他外祖父、外祖母吗?
然后,因为这本书上有古英语句式的盲文,所以被交到了学过盲文的米契尔手中?
坦白说,这本书他当年看过,并不是什么高深的魔法书籍,就只是一本讲述冒险故事的儿童读物而已。
是的,这只是一本故事书。
虽然故事中一些法咒不是胡编乱造的,但大多是祈福之类的简单法咒,效果不一定有多强,而且成功率也不高。
在这本书所属的家族被抄家灭门之后,国王和教廷觉得这本儿童故事书没有任何价值,才会把书丢在原地,蓓姬把这本书捡回家,纯粹是为了纪念那个家族。
而且蒙格玛丽家当时有一些小孩子,蓓姬觉得这本书里一些故事很有寓意,留给小孩子们看看也好。
比如,米契尔所读的这一章里,故事的主角是个聪明又礼貌的孩子,某一天,主角遇到了一个巫师婆婆,靠着智慧和礼貌获得了巫师婆婆的喜爱,巫师婆婆给了主角一些金币,并告诉主角,自己有一段有趣的咒语,只能说一遍,如果有聪明的孩子能记住咒语,就能召唤出一个小精灵,但是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……
故事最后,聪明的主角自然是召唤出小精灵。
等等,召唤小精灵?
池非迟看了看周围依序摆放的蜡烛,又看了看地板上用颜料画出来的粗糙阵纹,确定了心里的猜想。
米契尔……
他的舅舅,好像靠着一本故事书上的粗糙法咒,召唤出了他。
这件事实在离奇,他很想把这当成一个荒诞的梦,但过往的经验告诉他,他在这个世界上做的梦,有时候不止是梦,就如同蒙格玛丽家的兴衰一样,那可能也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事……
!-- 翻页上aD开始 -->